編譯:Helen From iKnowMusic
校對:Sing T Form iKnowMusic
原文:https://theproaudiofiles.com/clean-a-muddy-mix/
如果您有機會詢問一名頂級的混音師“專業(yè)的混音人員和業(yè)余混音愛好者所制作的混音作品之間,它們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那么他或多或少都會提到的一點就是混音作品中可能存在的渾濁。
“渾濁”(Mud),在混音行業(yè)中,音頻工程師一般會把這種聲音定義為一種幾乎所有混音作品中都不需要的、不確定性質(zhì)的、模糊不清的聽感。
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重點關(guān)注三種用來清理渾濁聲的方法,幫助您找回作品的整體清晰度。
1. 盡可能使用高通/低通濾波器
不管您相信與否,在音頻工程師所使用的效果器列表中,濾波器的使用是對付音頻最強大的處理步驟之一。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濾波器處理往往是唯一一種會被我用在每個混音作品中的處理手段,而且我還經(jīng)常會把它用在多個通道上。
一般情況下,混音作品中的每件樂器都有一段獨自的頻率作用范圍,不需要和其他樂器激烈地爭奪頻率區(qū)域。然而,當我們面對一首作品時,如果它的配器不僅十分復(fù)雜而集中,而且多種聲音在頻率上十分相近而又貫穿始終,其中的聲音都企圖蓋過彼此。那么,我們要解決這種頻率空間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盡可能騰出額外的頻率空間!
您試想一下這樣一副場景:現(xiàn)在,您收到了一首電音作品需要混音,其中包含了多個合成器貝斯音軌、“Lead”音軌(合成領(lǐng)奏音色)、“Pad”音軌(合成鋪底音色)以及“Pluck”音軌(彈撥合成音色)。這些音軌全部在同時演奏,聲音交疊在一起,整個頻譜聽起來渾濁得一團糟。如果是您的話,會從哪方面下手處理這個混音作品呢?
我認為,第一步,您應(yīng)該把整首作品都聽一遍,確定每個聲音應(yīng)該在作品中扮演的主次地位。比如,如果一首音樂作品中有兩把貝斯,其中某一把貝斯的低音演奏得比另外一把貝斯也許要更好一些?又或者,某個作為鋪墊的“Lead”合成領(lǐng)奏音色軌的高音聽起來可能會比起其他如同蜂鳴般嗡嗡的合成音色軌的高音聽起來更清晰?您需要對這些類似的音軌進行比較分辨,然后篩選聲音的主次。
第二步,使用濾波器時不要猶豫,大膽地把每種音色都“分配”到您設(shè)計好的指定頻率范圍中,在這里我給您示范了一些使用的例子。比如,如果“Pads”(合成鋪底音色)和“Synths”(合成音色)這類音軌包含了許多低音,那么您應(yīng)該用濾波器把這些低音頻率濾掉給貝斯留出更多低頻空間;如果在多個貝斯中,某個貝斯演奏的次要音樂片段十分渾濁含糊的,那么您可以把該通道中100Hz以下的聲音全部都過濾掉,確保其他貝斯演奏的低音聽起來較為干凈清晰、結(jié)實有力;如果某個“Synths”(合成音色)音軌發(fā)出8-10 kHz類似“白噪音”的嗡嗡聲,這種聲音往往會令人耳感到疲勞,并且會掩蓋掉一首歌曲中高音部分的細節(jié),那么使用一個低通濾波器來過濾掉合成音色的高頻,過濾的高頻范圍由您自己調(diào)節(jié),只要聽起來不再那么令人厭煩即可。
雖說這樣一來過濾掉了如此多的低頻和高頻,當您獨奏監(jiān)聽歌曲中某個單獨的樂器音軌時,可能會聽起來有些“單薄”或者“暗淡”,但是您要謹記一點:無論何時都要聆聽整個作品混音,考慮作品的整體效果,因為不會有人單聽一首歌曲中的某個樂器。
2. 計算混響時間、過濾FX發(fā)送效果
一般的混音愛好者常常會給其作品使用混響效果器自帶的預(yù)設(shè)混響效果,他們認為預(yù)設(shè)混響聽起來很酷炫,并且認為只需要調(diào)節(jié)一下混響的發(fā)送量就完成了。
然而,問題就出在這兒。這類我們往往青睞的預(yù)設(shè)混響聲雖然聽起來渾厚、時間長,并且涵蓋了全頻段,但實際上在混音作品中它們占據(jù)了過多的頻率空間,并且特地讓混響和音樂本身聽起來似乎貼合地很好,從而達到聲場上是環(huán)繞聲的聽覺感受。
首先,為了確保混響聲不會產(chǎn)生大量的渾濁感,您可以采取的第一個步驟是:根據(jù)音軌中的節(jié)拍速度計算混響時間。
從一方面來說,如果軍鼓的混響時間太長,那么每一次敲擊的尾音就會和下一次敲擊重疊在一起,鼓的音頭會因此變得模糊,并且積累了我們不需要的共振頻率回聲。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軍鼓的混響時間太短,并且不是以一種有節(jié)奏感的方式結(jié)束音尾,那么所使用的混響就是在損害了軍鼓敲擊的整體節(jié)奏感。
解決軍鼓混響時間太短的方法是可以通過一項簡潔的公式來計算,如何讓混響的衰減時間結(jié)束在細分的拍子上,下面所展示的即為公式:
60,000 毫秒(每一分鐘所包含的毫秒數(shù)) ÷ 歌曲“每一分鐘演奏的節(jié)拍數(shù) ”(BPM,Beats Per Minute)= 一個四分音符節(jié)拍的時長(以毫秒為單位)
讓我通過假設(shè)來解釋一下這則公式的含義:如果我們要處理一首“140拍/每分鐘”(BPM)的作品,那么就是把一分鐘的60,000毫秒分成140等份的時長,這意味著:在該速度下,一個四分音符(即每拍)的實際時值為428.5毫秒。當我們已知了一個四分音符的時值,那么我們就能把四分音符的時值去乘以2,把混響時間設(shè)置為為一個二分音符的時長(857ms),或者把四分音符的時值乘以4,把混響時間設(shè)置為一個全音符的時長(1714ms)。
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解決混響導(dǎo)致的渾濁感,您要采取的第二個步驟是:通過濾波器來調(diào)節(jié)混響的頻率。
一般而言,我們都希望混響能集中均勻地運用在中音頻率區(qū)域,不去擾亂低音區(qū)鼓組每一次有力的敲擊,也不要放大歌手在高音區(qū)輕聲發(fā)出的一些氣聲。
60年代“Abbey Road Studios” 卓越的音頻工程師們曾表明:僅僅使用濾波器過濾掉混響中600 Hz以下、8-10kHz以上的所有頻率就已經(jīng)能為他們的混音作品釋放出大量的頻率空間,而且這種做法并不會對混音作品的聽感上產(chǎn)生多少影響。
當然,這只是頂級音頻工程師的一種說法,具有借鑒意義,但并不意味著您也必須使用這幾個頻率點,混音不能刻舟求劍。對于使用在FX前的混響發(fā)送效果,我常常把混響的低通濾波器的低頻過濾設(shè)置在250-600 Hz之間的某個參數(shù)上,高通濾波器的高頻過濾設(shè)置在5-10kHz之間的某個參數(shù)上,這個參數(shù)完全是根據(jù)我要處理的某首歌曲或者某件樂器的需求而波動的。
當我們給每個音軌的混響都運用這兩種技巧后,其結(jié)果便是:整體清晰度極大地改善,節(jié)奏清晰度也驚人地提高了。
3. 避免聲音重疊和渾濁而進行的采樣編輯
鼓組的采樣往往都很棒,而且在現(xiàn)今的音樂制作中鼓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有了采樣,您只要點擊幾下鼠標便可以試聽各種各樣的采樣聲,它可以用于替換和擴展現(xiàn)場演奏中不太好的部分,這實在是太令人驚奇的事情了。然而問題就在于:您是否在正確合適的時機觸發(fā)了采樣的聲音了呢?
很多人會在音軌中使用采樣音源和“MIDI”的制作方式觸發(fā)外置的鼓組。然而,這種方法引起的最主要問題是:有些采樣軟件不含“靜音和再觸發(fā)”(Mute-and-Retrigger)功能選項,這就導(dǎo)致了用“MIDI”觸發(fā)的一連串快速的音符會產(chǎn)生我們不想要的:聲音的重疊。
下文舉例的圖像中的第一條通道中包含了底鼓快速演奏的兩個16分音符,它是通過“MIDI”的制作方法掛載“ Steven Slate Drums 4”的采樣鼓音源觸發(fā)生成的底鼓音頻;第二條通道中的底鼓音頻則是我手動復(fù)制到“Reaper”的編輯窗口中,并且經(jīng)我修剪的音頻避免了聲音重疊的情況。
采樣器自動渲染的底鼓(上圖)VS手動編輯的底鼓(下圖)
如您所見,命名為“TRIGGERED”第一個通道中,底鼓演奏的第二個音符的波形大于第一個音符的波形的原因就在于第一次敲擊的音尾和第二次敲擊的聲音重疊在一起;而在第二個“PASTED”通道中,底鼓敲擊的第二次波形就沒有出現(xiàn)這種重疊情況,因為第二次底鼓敲擊的波形大小和第一次的波形大小基本一致。
也許您會問我:“采樣聲音的重疊真的那么糟糕的事情嗎?”那么我會回答您,其實都視您的音樂作品的情況而定,下面我將舉例說明:
從某種角度來講,如果您是用包含了兩個獨立底鼓的大型鼓組錄制一條重金屬臟音樂風格的音軌,然后事后您又要用到采樣底鼓替換掉錄制的底鼓音頻,那么實際做法是:為了保證聲音聽起來比較真實,您應(yīng)該非常需要底鼓連續(xù)的敲擊,產(chǎn)生前后重疊的那種共鳴聲。
從另一種角度來講,如果您要制作的是像“Pop”(流行風格)、“Hip-Hop”(嘻哈風格)以及“EDM”(電子舞曲風格)這種自然音色要素較少的音樂類型,這類音樂往往始終需要保持清晰的聽感、鼓的每次敲擊都結(jié)實有力,此時您就會希望鼓的敲擊每次都能完美觸發(fā),不要含糊不清。盡管手動剪輯、修整鼓組音頻去避免聲音前后重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但它是最能保證您的混音作品清晰的萬無一失的辦法。
總結(jié)
通過本文,您應(yīng)該清楚地意識到完美混音作品的實現(xiàn)不是通過單獨的某個大刀闊斧的操作步驟來完成,混音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經(jīng)由無數(shù)非常細小的、看似無關(guān)的改動積累在一起最終實現(xiàn)了完美的混音作品。
此外,其實我手中還有一些非常有效、值得分享的入門技巧用于幫助消除混音中的渾濁,但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認為對那些技巧的說明足以寫成另外的文章。
關(guān)于如何制作出專業(yè)水準的混音作品,敬請期待我分享更多其他文章和混音建議。同時,也希望您在評論區(qū)留言,讓我清楚您喜歡我分享的哪些混音技巧吧!
Thomas Brett是一名音樂制作人、音頻工程師、同時還是“PDND Music”(它是一家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成功的錄音工作室和錄音廠牌)的專業(yè)音樂類文章作者。他和土耳其著名的流行音樂人都有過合作,例如“Soner Sar?kabaday?”“Beyza Durmaz”和“ Alper Erözer”。
Copyright © 2024武漢天宇聲源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